活动专题
时间:2022-09-26 来源: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上升到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中央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关于推 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市域社会治理要“智能治理”,更好体现科技进步革命性。 构建融汇贯通的市域数据共享体系,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业务为牵引的信息数据资源池,为风险“精 准画像”。
二、适用业务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训练等心理治疗技术,对社区 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数字化动态评估,数字建档,并依据评估结果分级管理,提供精准矫 正的心理训练方案,赋能智慧矫正。
本方案旨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形成数字化心理档案,并根据 矫正对象不同的状况,形成分级管理,帮助司法工作人员快速的了解矫正对象的心理情况,进一步 采取精准矫正方法,提升个性化矫正成效。
三、核心技术
构建心理领域再犯风险分析研判模型。引入前沿的心理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研成果,构建 科学、有效的大数据平台,设计高准确度和动态化的再犯罪及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为社 区矫正对象分别赋予“绿、蓝、黄、橙、红”五色“心晴码”。并对再犯风险与心理健康的预测能 力进行权重排序,再根据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不断修正预测权重,最终通过五色“心晴码”,形 成“心理评估-数字建档-分级管理-精准矫正”的闭环管理。
同时,针对危机事件,通过“心理问题预测”“危机事件预警”等大数据模型,形成危机事件倾向识别--智能危机干预--推送人工服务--上报预警信息”的完整危机预警与干预链路。
四、运用成效
通过“浙里连心”社区矫正平台,可以对全区的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监测,并建立档案。 目前,已覆盖全区 219 名社区矫正对象,建档 241 份,累计采集心晴码 216 人,提供 218 次线上心 理服务。
可以帮助司法工作人员精确走访,司法工作效率,司法人员接收到红码预警后立即开展线下走 访 10 次,已成功化解 9 个社区矫正对象心理问题。司法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均对“浙里连心” 有较高的满意度。
五、适用技术平台
“浙里连心”平台以“五色心晴码”为载体,实现社区矫正对象从入矫到解矫的全流程再造, 并配套线上心理服务及线下教育帮扶,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平台聚合“心理巡诊”“心理驿站”“心理救护”三大模块。可动态展示社区矫正对象总人数、 入矫人数、解矫人数变化等基本信息,实时更新新增人员年龄、管理风险评估、处理等级等信息, 为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生成专属动态心理健康档案。
前端应用适用于线上 APP、小程序、公众号、钉钉等应用载体,也可作为单独 H5 页面应用。后端服务适用于 PC 端。
六、创新点
“浙里连心”社区矫正心理平台是司法行政领域与心理健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创新融和。 通过“五色心晴码”,将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犯风险与心理健康状况有机结合和分级,明晰风险水平、减少无意义的投入,创建“一人一册”的心理档案,将原本需要人工服务、专业技术指导的 评估分析工作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
同时引入智能心理机器人,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体系化、智能化的心理教育、心理评估、心理 训练和心理咨询服务,真正形成个性化精准矫正。
最后,通过“心理问题预测”“危机事件预警”等大数据模型,形成危机事件倾向识别--智能危机干预--推送人工服务--上报预警信息”的服务闭环,形成“一人一策”的精准干预。
七、创新性
以“浙里连心”为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融合进司法行政领域,通过“心 晴码”,可以对社区矫正对象精准评估,形成个人档案的“一人一册”,减少司法工作人员无意义的 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社区矫正对象提供精准干预,形成服务闭环,并形成“一人一策” 的矫正帮扶。
八、可操作性
社区矫正对象可以通过手机便捷完成相关的评估和干预,并通过数据分析,给予社区矫正对象 反馈,能够方便了解到自身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五色心情码”,司法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随时了解 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可以让司法工作人员快速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九、可复制推广性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及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智慧矫正” 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注重整体智治、强化数字赋能,努力打造社区矫正融合发展智慧生态圈” 的要求,可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利用试点的成熟方案,并融合当地情况,可有效复制推 广。
十、可解决的问题
本产品可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包含“三段式评估”与“个性化矫正”在内的体系化精准矫正服 务,以及可供自学自助的教育帮扶内容,及时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出现的心理异常,避免社区矫正对 象因心理健康问题难以融入社会或再次犯罪;同时帮助工作人员建立完整人员档案、及时了解情况, 完善处置流程、减少无效工作,精准实施矫正。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