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专题
时间:2024-10-18 来源:广州语义科技有限公司
在日常社区矫正管理过程中,矫正对象需定期向司法所报告个人情况。同时,矫正工作人员也需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定期核查矫正对象的相关信息。然而,这些工作任务繁重且难以留下有效记录。尽管可以通过文字方式整理和记录报告和核查内容,但仍然存在记录效率低、统计工作量大、内容分析难度高等痛点和难点。
语义科技针对上述痛点问题,研发了一套尖端、国产化且可私有部署的社矫大模型。该模型融合了能够识别25种方言的自动语音识别(ASR)技术,并吸纳了犯罪心理学、矫正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借助这一社矫大模型,语义科技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语音辅助监管系统,旨在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并通过机器替代人力、智能增强效能的方式,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远程、实时、动态监管。这一系统的推出,显著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为塑造社区矫正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系统架构
本方案严格遵循《智慧矫正总体技术规范 SF/T 0081—2020》中关于语音技术的相关要求,系统架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基于大模型的社区矫正智能电话报告与辅助监管系统系统架构图
(一)人工智能引擎
提供智能语音识别、智能声纹识别和基于大模型智能体智能底座,以及基于智能底座衍生的智能对话工厂、智能标签工厂、智能分析工厂、智能助理工厂和智能知识库等标准智能组件。
(二)呼叫中心模块
支持呼叫中心基础配置、SIP配置、分机配置、拔号方案、通话录音等功能。
(三)社矫智能机器人管理模块
机器人具备多轮对话、意图理解、专有名词等处理能力。可实现多轮电话报告、社矫对象人机分离抽查、点名/打卡提醒、外呼通知、外呼教育等。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业务场景不同,配置不同的机器人流程模板,完成智能电话报告,或对特定的矫正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电话呼出,达到提醒、警示或教育作用。
(四)智能电话报告模块
对电话报告进行业务管理,比如报告次数、未报告提醒、报告内容的智能摘要、报告内容的制式生成及导出。
(五)智能电话核查教育模块
对电话核查教育进行业务管理,比如核查的内容、核查的时间,以及核查对象等。
(六)智能风险分析模块
沟通对话内容进行全面智能分析,识别判断社矫对象的情绪变化和风险变化,如有警情则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所有的通话过程可自动形成摘要,按要求的格式导出保存,做为日常管理的重要资料。
(七)数据看板
对各种业务应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二、主要特色
本系统巧妙地将尖端的AI技术与社区矫正业务紧密融合,并巧妙地融入了心理学智慧,打造出一款充满温情、“深知您过去、理解您现状”的创新产品。其主要特点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主要特色
(一)精确的声纹识别
语义科技自研的声纹识别模块,具有降噪模块、防绕开机制、防录音、防电话传音、防他人冒充等能力,识别率达到98%以上。
(二)千人千面的智能报告
在大模型智能体的支撑下,系统支持针对不同罪名的社矫对象开展分类对话;在不同时刻,与社矫对象进行随机对话;在了解社矫对象的状态信息后,智能生成与对象状态相关的对话,最后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智能摘要与智能分析。
(三)多学科的融合创新
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融合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社区矫正心理学、话术心理学等知识,利用积极心理树对社矫对象进行心理探侦与分析。
(四)业务定制的外呼触达
可根据社矫业务的特殊性,定制与业务高度相关的外呼触达策略。
三、主要场景
本系统为司法部门提供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智能电话报告与辅助监管教育,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部署,实现省、市、区、所四级应用,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一)实时追踪识别
电话外呼监管系统能够实时追踪并识别社矫对象电话的多种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关机、空号、停机、正在通话中、用户主动拒接、无法接通、暂停服务、用户正忙、拨号方式不正确、呼入限制、来电提醒、呼叫转移失败、网络繁忙、无人接听、欠费停机、暂时无法接听、号码更改、线路故障等。
(二)建立声纹识别
社区矫正对象在完成日常报告任务中,系统对实时传入的声音信号与预先录入的社区矫正对象的声纹特征进行精准对比,确保拨打电话的社矫对象身份的真实性,有效防止他人冒充或替代的情况发生,预防通过播放已录制好的声音、电话同传或呼叫转移等手段进行的欺诈行为。现声纹识别技术准确率高达98%,为社区矫正监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三)日常电话报告
结合社区矫正工作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拨打电话自主报告时,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及时记录社区矫正对象报告的情况,迅速生成详尽且精准的报告总结概要,直接将报告记录生成在系统平台中,减少工作人员的录入步骤,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如果发现报告中存在重大事项的变化或警情信息,系统自动向工作人员发出警示。
(四)主动督促提醒
根据社区矫正工作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每日应在“在矫通”APP中完成签到打卡,当日未完成签到的矫正对象需及时督促提醒,方便掌握矫正对象位置动态,防止脱管漏管。通过在系统中设置特日期和人员信息,可以实现对未签到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主动拨打电话提醒其签到打卡。
(五)辅助专项教育
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有社矫特色的业务应用,例如自动向酒驾、诈骗或其他对象的发起不定期排查及警示,或对请假外出人员定期排查及警示。
四、案例成果
本系统在广州市司法局、上海浦东新区司法局和成都青白江区司法局得到应用,深受好评。
这三个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对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本系统的应用,为提升这三个地区的社矫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以青白江区为例,自运用社区矫正电话外呼监管系统以来,社区矫正对象主动报告3475人次,总时长4475分钟。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可和配合,同时也减轻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日常报告记录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累计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3000次的签到提醒,及时地督促矫正对象完成签到任务,有效提升了签到率。目前青白江区社区矫正对象日签到率达到了99%,这一数据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高签到率不仅有助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还能有效预防矫正对象再次犯罪,保障社区安全。
总之,本方案在广州、上海浦东新区和成都青白江区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矫正电话外呼监管系统,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地区能够借鉴本方案,共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发展,让更多矫正对象受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