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检务 > 正文

涉交通肇事罪行政处罚类案监督模型

时间:2025-03-06 09:56:39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检察院

[内容导读]    一、案例简介  2024年1月23日,连云区检察院在办理王某某交通肇事罪案件中发现,检察机关针对王某某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后,王某某...

  一、案例简介

  2024年1月23日,连云区检察院在办理王某某交通肇事罪案件中发现,检察机关针对王某某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后,王某某在涉案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行政违章行为均未得到及时处理,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经调研,该类违法行为具有普遍性,为此,连云区检察院研发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将交通肇事罪刑事犯罪记录与公安机关交通主管部门涉及该罪名的行政处罚人员信息进行大数据对比、查漏,发现2021年以来违法线索47条,督促公安交警部门依法履职,作出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在此基础上,该院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签订《涉交通肇事罪行政处罚执法司法协作机制》,畅通办案信息移送渠道。

  二、案例举措

  (一)主要举措

  1.制发检察意见书。连云区检察院在办理王某某交通肇事罪案件中发现,交通肇事者构成交通肇事罪后,本应接受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行政处罚,却未认识到自身过错并继续持有机动车驾驶证违法上路行驶,存在再次发生交通事故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该院及时向公安交警部门制发检察意见书,建议进行行政处罚。

  2.开展类案监督。该院利用监督模型筛选,确认连云区范围内仍存在47名涉刑交通肇事者的违法行为未得到及时、全面处理。在连云港市检察院的工作支持和指导下,市区两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分别向公安交通主管部门制发类案监督检察建议书3件,护航道路交通安全。

  3.建立协作机制。为有效打破信息壁垒,强化溯源治理,连云区检察院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涉交通肇事罪行政处罚执法司法协作机制,畅通办案信息反馈机制。

  (二)适用业务范围

  1.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2.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第九条第五项:“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有关执法、司法机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有关执法、司法机关提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五)诉讼活动中其他需要以检察建议形式纠正违法的情形。”

  (三)监督方法

  1.数据来源

  “六合一”交管综合应用系统、公安警务综合系统(源于公安机关)

  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源于检察机关)

  2.数据要素

  针对刑事案件数据提取涉刑交通肇事者姓名、身份证号、罪名、刑事处罚结果等;针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案件数据提取涉交通肇事罪犯罪嫌疑人姓名、身份证号、行政处罚信息等。

  3.数据分析步骤

  第一步:筛查出涉刑交通肇事者的人员信息。通过检索“姓名”“身份证号”“交通肇事罪”筛选出刑事案件数据中涉刑交通肇事者的人员信息;

  第二步:筛查出涉刑交通肇事者行政处罚人员信息。通过检索“姓名”“身份证号”“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筛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涉刑交通肇事罪行政处罚人员信息;

  第三步:筛查出应当行政处罚而未处罚的涉刑交通肇事者人员信息和遗漏的行政处罚信息。将涉刑交通肇事者人员信息与已经作出行政处罚的涉刑交通肇事者人员信息比对、查漏,如存在空白项,即为应处罚而未处罚的涉刑交通肇事者;如果人员信息相等,存在行政处罚信息项目少于两种,即为遗漏行政处罚事项。

  4.思维导图

  三、案例成果

  (一)类案监督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连云区检察院并未就案办案,而是通过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系统性、源头性筛查出涉刑交通肇事行政处罚的违法线索47人,经过人工核实案卷材料后,向交警主管部门制发检察意见书3件、类案检察建议书3件,督促及时履职。

  (二)加强执法司法协同联动。针对信息壁垒影响执法司法协同履职的难点问题,连云区检察院在个案办理基础上,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签订《涉交通肇事罪行政处罚执法司法协作机制》,畅通办案信息双向移送渠道。

  (三)推动细化公安部事故处罚程序规定。司法实务中,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规定,对交通肇事罪检察机关作出的相对不起诉决定后,是否应当吊销交通肇事者机动车驾驶证存在分歧,导致交通肇事罪相对不起诉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推进不力。检察机关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层报上级检察机关建议推动修改细化该八十二条的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