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5-01-17 10:13:00 来源:浙江省开化县公安局
[内容导读] 一、案例简介(整体简要说明) 开化县位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是浙江省山区26县中11个生态发展县之一,也是首批国家重点生...
一、案例简介(整体简要说明)
开化县位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是浙江省山区26县中11个生态发展县之一,也是首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1997年开化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后,生态警务就一直是开化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7月24-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开化考察调研,寄予开化“一定要把钱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好”“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的殷殷嘱托。近年来,开化县公安局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重点区域,以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为方法路径,以专项行动、省际合作、智治应用为载体抓手,全域推进生态警务建设,推动辖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2023年,该县生态类刑事案件打击数同比上升62.3%,生态类警情同比下降13.6%。
二、案例举措(做法及经过)
(一)坚持部门主打,抓实违法整治
围绕多发性生态违法犯罪,梯次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常态推进违法整治。2023年,全县生态案件打处数较前三年平均数上升72.2%。一是开展“清网护渔”行动。建立全县域渔业非法捕捞监管执法协同机制,对非法捕捞行为重拳出击、严管重罚,做到违禁渔具“应清尽清”、非法捕捞“应查尽查”,有力守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二是开展“禁猎护林”行动。建立专门清查队伍,围绕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三是开展“净源护流”行动。围绕重点水域、重要节点,组织各级河湖长常态开展专项巡查,做到“一周一表一报告、一月一图一通报”,大力查处在禁采区、禁采期非法采砂行为。
(二)坚持属地主防,抓实巡防宣教
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群体,压紧压实属地巡防宣教责任。2023年,辖区生态类警情同比下降66.7%,恶性生态案件“零发生”。
1.深化巡逻防控
围绕辖区重点河道、山林常态开展巡逻防护工作,及时劝阻生态违法犯罪苗头现象,及时清除渔网、猎夹等作案工具,做到抓早抓小、防范未然。
2.深化排查整治
围绕猎枪、农药等重点物品,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整治行动,落实证照查验、实名登记等工作要求,抓早抓小消除风险隐患。
3.深化走访宣教
将生态保护宣教置于基层网格整体工作中,组织镇村干部和基层网格员常态进村入户,“点对点”“面对面”开展精准宣传,有效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三)坚持各方共治,抓实问题治理
1.针对监管脱节问题,严明工作规范
出台《生态环境资源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压实公检法、农林水等部门全链监管、协同办案职责,全面规范生态类违法犯罪线索移交流程。
2.针对基础薄弱问题,严格考核问效
建成包括县乡村三级林长1147名、河湖长298名、生态警长82名、巡护员351名的专业管护团队,灵活运用“源头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根据在岗时长、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赋分排名、捆绑考核,有效提升生态管护基础工作质量。
3.针对责任虚浮问题,严肃督考问责
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对责任落实、工作进展、现实效果等情况进行常态督考,并落实生态案事件责任倒查机制,及时约谈问责推诿扯皮、行动迟缓、落实不力等情况。
三、案例成果(成效及反响)
(一)数字赋能,有效提升环境保护效应
自主研发集预测预警、巡查打处、综合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林区融治”集成应用,全面打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部门信息系统、事权界限、人员队伍,有效构建线索发现、执法司法、生态修复全流程工作闭环,实现异常状态“一屏感知”、巡逻执法“一键联动”、宣传教育“一呼百应”,推动生态案事件破案率提升37.9%、联动协同率提升52%,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警务创新产品和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环公园·融治理”生态执法模式获评全省“最佳实践”。
(二)联动聚能,有效提升省际协作效应
立足浙赣皖三省边际,与江西上饶、安徽黄山等两市四地公安签订合作保护协议,牵头建成生态环境保护警务协作联盟,线下布点建成3处跨省联合保护站,打通公安视频连线,实现线上会商研判、协同抓捕取证,有效破解跨区域生态违法犯罪侦破难、落地难、抓捕难等问题。2023年,协同处置非法狩猎、倾倒废料等跨区域生态案事件160余起。
(三)服务注能,有效提升价值转化效应
推出“富农巡护”“假日勤务”“行业指导”系列服务措施,落实全域全时“禁渔”“禁猎”“禁售”“禁燃”要求,最大程度助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护航生态产业发展,推动辖区游客报警下降68.2%、36%的农家乐和中小旅馆成功转型为星级民宿,同步建立生态产品“特许经营”制度,保障“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在3年时间内发展成为涵盖3434种农产品、年销售额超2亿的“农业金名片”。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